李兰:让“土裙子”走上大舞台
2023-09-08 18:28:23 来源: 云南网-楚雄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李兰:让“土裙子”走上大舞台

图为李兰和村里的姐妹们交流火草筒裙制作技艺。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要努力把火草筒裙这一手艺传承下去,让大家记得金沙江畔一个叫湾碧乡高坪子的傣族村寨里,流行着一条“土裙子”——火草筒裙,我就很开心了。”这是来自非遗传承人、大姚县湾碧乡高坪子村的李兰的一番肺腑之言。

她,是非遗的传承人。李兰从小继承了傣家人的心灵手巧,跟着父亲一起打火草,看着火草在吱呀转动的古老织布机中变成布料,再缝制成火草筒裙,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立志要学会这门“手艺”。她常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门手艺还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只是想在村子里哪家有婚丧嫁娶,在窝巴节等重要节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穿着火草筒裙的盛装参加,就想把它学好传承下去。”如今,经过努力,李兰已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火草筒裙手工艺制作传承人。

她,是非遗的传艺人。从采集火草、纺线、织布、印染、绣花到成衣,一条火草筒裙的制作需要16道工序,要花费近2年的时间,许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作为县人大代表、非遗传承人的李兰常说:“如今,会整套火草筒裙制作的人已寥寥无几,如何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她牵头创办了“火草筒裙”传习所。目前,有36名傣族妇女定期到传习所学习火草筒裙制作,有近12人学会了这一门手艺,每年制作火草筒裙4至6套,使火草筒裙制作后继有人。

李兰常说:“我们村很多人最远的地方只到过湾碧乡,很多老人连我们高坪子村都没走出去过呢,但我想让火草筒裙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舞台。”2015年她参加了以大姚金沙江河谷傣族支系金沙傣服饰文化为题材的微电影《火草筒裙》拍摄,2016年受邀参加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并在开幕式上献唱原生态古歌,同时多次受邀参加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展出火草筒裙,她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用实际行动为非遗代言,带着金沙江畔流行的“土裙子”——火草筒裙。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如今,李兰正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火草筒裙制作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不再“久居深闺”,不再“孤芳自赏”。(通讯员 韩维)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