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 > 正文
“反向消费”成趋势顺势求变须跟进
2023-08-30 23:56:08 来源: 中国城乡金融报


(资料图片)

■冯 源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中,一股“反向消费”的风潮正悄然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这一趋势表现为年轻人报名参加“夕阳红”旅行团,不想点外卖的上班族正涌入老年食堂,青年人挤进老年大学上各类兴趣班后发现“真香”……社交平台上刮起的这些新风潮,也被外界调侃为“蹭老式消费”。

“蹭老式消费”的流行着实颠覆了大众对年轻人的传统印象。过去,热衷网购的年轻消费者或是在直播间动辄囤够一年都用不完的生活用品,或是用不菲的花销购入一件溢价颇高的奢侈品,或是为了满减折扣凑单购买一堆并不需要的商品。而现在,追求体验、追逐潮流、追捧品牌的年轻人却与中老年群体在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上产生了奇妙的“交集”,他们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更加追求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向中老年消费方式靠拢,为何成为不少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究其根本原因,无疑是背后蕴藏着开源节流、拒绝过度消费的理念之变,也展现出中老年消费业态追求性价比、强调实用性的强大吸引力。以出游为例,很多时候,上班族忙碌一周后,周末只是想以优惠的价格,找个临近的地方“放空”一下。这时候,报价合理、能“佛系”跟游的“夕阳红”旅行团就不失为一个理想选择。再拿兴趣班来说,在外面随随便便报个班,就要动辄花费成千上万元。与之相比,师资雄厚、价格只有数百元、选择还十分丰富的老年大学课程就显得非常“友好”。

总的来说,年轻人的“反向消费”不仅是消费市场的一种新趋势,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对商家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变化的市场,商家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推出更为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商家还需要关注年轻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需要关注到这一新的消费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例如,可以鼓励商家推出更适合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管制度,加强对虚假宣传和不良营销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市场混乱,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紧跟消费热点,深入调研市场情况,设计与“蹭老式消费”观念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金融需求。二是优化数字化体验和服务。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广泛的数字化金融服务,不断优化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线上支付渠道,为中老年群体线上支付提供便利,更适应年轻化、时代化的数字化消费方式。三是提供社交化互动和服务。利用金融机构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推出社交化的金融服务,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与其他用户分享消费感受、购买经验和投资心得等。四是提供个性化定制和服务。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购买领域等方面,正确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为他们定制更适合真实需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