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倾情守护到访国儿童健康
2023-08-16 04:20:54 来源: 中国军网

一名基里巴斯母亲带着7个月大的宝宝在“和平方舟”上排队挂号。

一束香气扑面的缅栀子,静静躺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儿科医生周霖的桌子上。


(相关资料图)

这束花是8岁的瓦努阿图小姑娘瑞玛·洁珂送给周霖的,送花时,洁珂浅浅的小酒窝盛满了灿烂的笑容。

8月8日,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瓦努阿图维拉港,对这个美丽的南太平洋岛国展开为期7天的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9日上午,洁珂的母亲带着孩子来到“和平方舟”。工作人员热心接待了这对母女。来到陌生的环境,洁珂将双眼瞪得圆圆的,咬着嘴唇一言不发。儿科医生周霖满脸笑意,一边掏出一颗奶糖,一边询问着洁珂的病症。

母亲在一旁比划着描述病症时,洁珂嘴里无序地蹦出了几个音节。听到这几个杂乱的音节后,周霖发现这名患儿不像是因为紧张说不出话,而是先天发音不清。她拿出压舌板,小心地为洁珂进行口腔检查。

“舌尖正常活动受限,抵触上唇,确诊为舌系带过短。”周霖立刻联系当值口腔科医生,联合会诊后决定为洁珂实施舌系带延长术。

中国军医为洁珂实施舌系带延长术手术。

经过半个多小时手术,洁珂清晰地发出了“Painful(痛)”的声音。母亲喜极而泣,她动情地一遍遍对周霖说:“Tangkyu tumas(比斯拉马语,意为:非常感谢)。”

为更好地为到访国儿童开展医疗服务,在出发前,“和平方舟”的医护人员专门准备了积木、画笔、糖果、饼干等,用来在诊疗时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进而方便沟通,提高诊疗效率。

儿科医生王玉娇(右一)为一名汤加小女孩提供诊疗服务。

儿科医生周霖为一名患有肿瘤的瓦努阿图儿童做检查。

一名基里巴斯小女孩在接受听诊检查。

口腔科医生武正在为一名瓦努阿图儿童做口腔治疗。

在基里巴斯塔拉瓦,在汤加努库阿洛法,在瓦努阿图维拉港……一路走来,“和平方舟”的儿科医护人员为多位异国他乡的患儿诊治病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热情态度令每一位患儿家长都把中国军医当作亲人。

一对基里巴斯母女在看病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儿科医生王玉娇的办公桌小盒里,积攒了厚厚的一摞挂号单,最早的一张来自7月15日。

那天,6岁的基里巴斯小男孩林杰克·拉扎兹成为“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以来的首位外籍儿科患者。经过检查,拉扎兹被确诊为咽炎,医生为他开具处方并详细给出医嘱。

几天之后,小男孩恢复健康,为医生送来两个椰子。他告诉医生:“我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我的妈妈,一个是中国妈妈。”

这样的动人场景,在航程中不断上演。“和平方舟”停靠码头服务期间,前来就诊的患儿络绎不绝,有些是轻微的感冒,有些是皮肤炎症,但更多的是先天缺陷、慢性疾病和难以治愈的肿瘤。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疾病,“和平方舟”的医生们都竭尽所能去治疗,让患儿家长们的愁容得以舒展。

在基里巴斯,年近八旬的奶奶带着孙女瑞丽前来问诊,临走前,她佝偻着背,紧紧握着周霖的手,一个劲儿说:“Ko rab’a(基里巴斯语,意为:谢谢)”;在汤加,华人小朋友李幼薇的母亲在诊疗结束后,跟家里人小声说:“和平方舟大夫真好,说得真细致”;在瓦努阿图,小男孩欧森的父亲哽咽着对接诊医生说:“对不起,孩子病了我真的很着急,感谢你们带给我希望”……

自7月3日从浙江舟山起航以来,“和平方舟”已先后在基里巴斯、汤加、瓦努阿图三国开展医疗服务。截至8月12日,已服务患儿707人次。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徐巍 李珂嘉贺 刘博 黎宇

责任编辑:陈涵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