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患多囊的女性到门诊后,几乎都会大哭一场。
多囊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简称,这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临床数据显示,在育龄女性中,多囊的发病率在5%~20%左右,这意味着每10~20位育龄女性里,就有1位是多囊患者。
18岁的梁丽(化名)就是其中之一,高考后第5天她确诊了。
(资料图)
花季女生突然“变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负责人徐阳(左)主任医师正在为患者问诊。李爽摄
6月1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门诊的候诊区内,18岁的梁丽和妈妈坐在最后一排。见到医生后,她的妈妈情绪崩溃,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流,愧疚自己没能早一点发现孩子的变化。
三年前还是中学生的梁丽,宽大的校服也遮不住凸起的肚腩,满脸油腻长痘、手臂上体毛浓密。她想等上了大学,学会打扮自己就会变好。如今,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门诊,梁丽终于了解到让她“变丑”的根源,多囊卵巢综合征。
花季的年龄,向往着大学的美好新生活。一纸诊断书,意味着梁丽要与这个伴随终身的病魔斗争了。这一疾病不能被治愈,一旦确诊,就需要长期管理。
2018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出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写道,“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无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且需长期的健康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其主要特征就是卵巢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以及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引起内分泌紊乱,常见女性多毛、痤疮、黑棘皮、肥胖等表征和不孕不育等情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负责人徐阳主任医师解释。
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都会有一颗卵泡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无法正常排卵。卵巢中没被排出的卵泡,在超声影像下像成串的珍珠,被形象地称为“卵巢多囊样改变”。但卵巢多囊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区别,前者是卵巢的形态学变化,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见到;而后者是一种疾病。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的徐阳,一直专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一些月经不规律、体格肥胖的青春期女孩,是多囊的高危人群。月经不调、易胖、痤疮和多毛、不孕等……这些也成为女性“变丑”的罪魁祸首。
外观的“变丑”往往让许多女孩心灵受到打击,她们不少在自卑中度过青春期。“2012年,在月经初潮之前,我确诊了。”15年前,张可(化名)身体上的变化让其与同龄人格格不入,加上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强烈的羞耻感让她难以向任何人倾诉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慌,她的人生曾因多囊一度陷入黑暗。
确诊难,辗转于各个科室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每一个来到门诊的多囊患者,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1935年这一妇科综合征被提出,88年过去了,它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依旧还没有明确定论。医学专家发现,它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囊有家族聚集现象。
在临床上多囊的患者往往要看很多科室才能确诊,不少人甚至放弃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路径专家共识》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大约七成患者未被诊断,超过三分之一患者诊断延迟。
“一开始,我甚至不知道应该去哪个科室。”王华(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2021年8月,她去医院做体检诊断出身体异样,后来她先后辗转于不同医院的妇科、生殖科、内分泌科等进行治疗,最终才确诊。
因月经不调、严重皮肤痤疮的北京姑娘赵云(化名),今年二十多岁,确诊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开始我去了皮肤科,希望医生能解决我的面部痤疮问题,但是到了皮肤科之后,医生建议我前往妇科排查一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到妇科检查结束,妇科的大夫又推荐到内分泌科,进行胰岛素检查决定是否需要开药配合减重,几天的时间,我在多个科室间穿梭。”
赵云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最终结合性激素项目、B超检查、胰岛素检查三项综合指标,她才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清楚,它主要表现为代谢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同时存在有胰岛素抵抗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异常。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因为不同目的或临床表现就诊不同科室。如因原发闭经、月经稀发或不孕而就诊于妇产科;因肥胖、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或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症状而就医在内分泌科。”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不同科室就诊,治疗的目标和重点也不一样。内分泌科往往着眼于代谢紊乱的纠正或远期预防;妇产科则常常注重生殖激素的调节,以恢复月经,对抗雄激素升高所致的痤疮、多毛等男性化表现或促排卵助孕为主要目的。
徐阳强调,医生不能单凭一张B超,就轻易给病人扣上多囊的帽子。该病诊断一直是本领域专家争论的焦点,全球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简称鹿特丹诊断标准,有三条:稀发排卵或者无排卵;有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的多囊样改变。上述三条具备两条,并且排除其它可能导致雄激素过多的疾病,才能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身心的双重伤害
影响生育、并发症多,对于多囊患者有太多的现实困境。据《2018年国际循证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评估和管理》,约15%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焦虑症状,27%存在抑郁症状,其中14%~44.4%兼具抑郁和焦虑症状。
“其实最担心的还是不孕,每次月经不来的时候,我的神经就开始紧绷,焦虑抑郁几乎让我夜不能寐。”王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因为确诊的时候才20多岁,未来还要组建家庭、繁育后代,因为多囊,她甚至一段时间都不愿意和异性交往。
已经怀孕9个月的林郁(化名)回忆起对抗多囊的日子感慨万千。“怀上宝宝,成为妈妈一直是我的梦想,在确诊多囊之前,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确诊多囊之后,生活几乎被改变了,中医、西医甚至是民间偏方,只要是能够治疗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但是最终都没有效果。”
很多患者都有像林郁一样的经历,在极度焦虑之后,开始接受多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她们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生活,没想到奇迹发生了。去年10月左右,林郁有了自己的孩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专家共识》将多囊定性为生活方式疾病,许多女性除了去看妇产科、不孕不育门诊,更应该关注生活方式。相比不孕,很多症状是未来会表现的,如果不去调整的话,可能30岁就有糖尿病、脂肪肝的问题。
徐阳介绍,“它是需要终身控制的疾病,尽管多囊患者经过治疗后完成了生育,但在未来也可能更早地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子宫内膜癌以及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等。”
多囊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不代表绝望。不少医生告诉记者,如果管理得好,疾病控制稳定,病人和正常人没有差别。
徐阳说,病人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做出调整,从改变认知,到改变态度,再到改变行为,借助护士和营养师的团队合作,帮助患者解决个体化的问题。
管住病人生活方式
多囊患者自己做的日常营养餐食。受访者供图
在门诊,每当有新的患者被确诊为多囊,走进徐阳的诊室,焦虑地一股脑儿说出自己的问题和担忧,她都会告诉对方两句话,一句是,“多囊的诊断已明确,不能不管它。”另一句是,“不要过度紧张,多囊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要积极和医生配合。”
复杂的饮食管理、对生育的担忧和不断增长的患者数量,都对医生的使命和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许就隐藏在患者日复一日的生活之中。
“控制体重、管理生活方式、进行心理干预,这三个永远是治疗多囊的第一位。但最麻烦的是病人管不住。”徐阳回忆,“大概十年前我意识到,对于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疾病,仅从一个点上去控制肯定不行。”
为此,她主持了针对多囊的多学科联合门诊。2012年,她所在的中心就开设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特色门诊,由生殖内分泌医生、营养师、护士组成的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这样一来,患者不再需要承受在不同科室间的奔波之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负担。
伍学焱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就像是在跑一场马拉松,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需求不同,治疗方案也随之而变化。
每个门诊日,十几岁的青年女性走出诊室,四十几岁的中年女性推门而入。房门的一推一关之间,就像完成了多囊几年的病程,18岁的梁丽,二十多岁的赵云……医生们期待着患者能够减重成功、身材匀称、面色红润、月经规律,重新洋溢起健康向上的气息。
参考资料:
①ZhaoY,ZhengD,ChenR,et al.Dose-effect analysis of treatment by modified Zhibaidi huang decoction o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hyperandrogenism [J].JTCM,2018,38(2):280-286.
②Teede HJ, Misso ML, Costello MF, et 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Fertil Steril, 2018, 110(3): 364-379. DOI: 10.1016/j.fertnstert.2018.05.004.
③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 53(1): 2-6.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8.01.002.
责编:刘玫妍
主编:田茹
校对:朱晓娜
关键词:

-
【原神桃文】往生志异录(11)所以我才讨厌说谎上回书说到:正当我以为用不上时,人群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对方也
-
快看:散生竹盆栽(散生竹)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生竹盆栽,散生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
-
汽车知识解答换车不换牌照怎么办理? 世界播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出行的选择上大家也都是选择了汽车,那么我们在
-
高温致美国电力系统承压 高电力需求或致全美三分之二地区停电 世界时快讯格隆汇6月29日丨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造成美国电网崩溃,而这将带来灾难
-
每日速递:失业保险领取条件和标准2023_360大裁决怎么领取360特权1、你只要注册360账号,登录360安全卫士后,每天完成360任务,使用360
-
【原神桃文】往生志异录(11)所以我才讨厌说谎
2023-07-01 01:28:50
-
快看:散生竹盆栽(散生竹)
2023-07-01 01:20:07
-
汽车知识解答换车不换牌照怎么办理? 世界播报
2023-07-01 01:06:14
-
高温致美国电力系统承压 高电力需求或致全美三分之二地区停电 世界时快讯
2023-07-01 00:56:32
-
每日速递:失业保险领取条件和标准2023_360大裁决怎么领取360特权
2023-07-01 00: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