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征程每一步都算数 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2022-11-03 08:35:48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11月1日,以“绿色征程,每一步都算数”为主题的第二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全面展示了其期的绿色发展成果。

践行全生命周期减排

当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大势所趋。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了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正在将其转化为国家战略,例如中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行业责无旁贷,不少跨国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宝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全产业链减碳是行业共识,只有从最初的资源开采到最终的车辆回收都实现可持续,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为此,宝马提出了“360度循环减碳”理念,计划到2030年将单车全生命周期均碳排放量较2019年降低至少40%,以及最迟到2050年完全实现气候中和。

具体来看,在原材料上游,宝马瞄准了“绿钢”。今年8月,宝马与河钢集团在沈阳签署《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携手打造绿色低碳汽车用钢供应链,将从2023年起在量产中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并在2026年逐渐过渡到基于氢冶金技术生产的绿色汽车用钢。

对于供应商,宝马提出了减碳要求。截至目前,宝马已经与全球供应商签订了超过400份协议,明确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绿色电力。目前,约40%的辽宁省供应商已经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到2030年,宝马计划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00%。

在生产端,宝马提出全新的BMW iFACTORY生产战略,旨在从“精益、绿色、数字化”三个维度定义未来汽车制造,其中绿色就代表着可持续、资源效率和循环经济。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为例,其致力于以“最可持续”的方式生产汽车,大量采用绿色电力,设法减少水资源消耗。数据显示,2021年,华晨宝马单车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7.8%,至0.17吨/辆,较2016年降低了85%。今年6月落成的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简称:里达工厂)则是BMW iFACTORY战略的一个范例。

在使用端,宝马加速推进电动化。2022年内,量产及试生产纯电动车型达15款,覆盖约90%的细分市场。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有望占据宝马集团全球销量的一半,MINI品牌也将只提供纯电动车型。今年前三个季度,宝马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5%。其中在中国,宝马今年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包括由里达工厂生产的全新宝马i3,以及被称为“最强7系”的创新宝马i7。宝马还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截至9月底,宝马联网的公共充电桩已超过45万根,覆盖全国320多个城市。

另外,宝马力推循环经济,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并减少资源消耗。宝马提出了“再利用材料优先”原则。目前,宝马在制造车辆时使用的回收和再利用材料约占30%,这一比例将逐步提高到50%。今年5月,宝马与华友循环签署协议,共同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打造绿色客户体验

宝马的可持续理念还向下游渗透,落地零售网络。“可持续发展是宝马集团的战略支点之一。一直以来,宝马与广大中国合作伙伴在供应链、生产领域推进减排降碳,并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握每一个减碳机会,包括在客户体验方面。因此,我们携手经销商伙伴启动‘BMW领创绿星’项目,打造绿色客户体验。年内将有50家经销商率先加入‘BMW领创绿星’行列。”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

据了解,十年前,全球首家BMW 5S店在北京开业,其中第五个“S”就代表可持续(Sustainability)。而今,宝马在中国推出“BMW领创绿星”计划,从“绿色环境、绿色能源、绿色运营、绿色践行”四个方面,为经销商提供减排降碳方案。具体措施包括:使用绿色家具建材、至少80%的日常用能为绿色能源电力、开展绿色倡议及可持续发展培训等。

预计到2022年底,宝马将向50家经销商颁发“BMW领创绿星经销商”认证,并计划到2025年年底全网经销商都完成“BMW领创绿星”认证。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我们正处在汽车行业深刻变革的时代阶段,减碳已经刻不容缓。宝马领创绿星项目可谓恰逢其时。这既是创新,也是汽车流通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突破。”

此外,宝马去年制定了“中国供应链减排计划”,确定八个工作模块——不仅包括高碳排放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如钢、铝、高压系统和塑料,也包括其他关键的可持续因素,如可再生能源电力、环境、健康与安全等,不少工作模块已于今年获得项目进展。自2023年起,宝马还将发布《宝马集团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披露绿色发展的进展。通过细抠每一度电、每一吨水、每一个零件、每一辆车,宝马正在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全产业链绿色转型。

关键词: 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 减少碳排放

责任编辑:zN_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