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杨建刚副研究员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新华社天津8月16日电(记者毛振华、王井怀)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15日刊发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宋皖博士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资料图)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人工合成糖是近年来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在此之前,全球已有多位科学家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此次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历时两年多攻关完成。论文第一作者杨建刚介绍,团队将高浓度二氧化碳等原料在反应溶液中按一定比例调配,在化学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了葡萄糖、阿洛酮糖、塔格糖、甘露糖4种己糖。己糖是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与机体营养代谢最为密切的糖的统称。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杨建刚副研究员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整套实验的反应时长约17小时。与通过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提取糖分的传统方式相比,糖的获取时长实现了从“年”到“小时”的跨越。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杨建刚副研究员(左)和宋皖博士在讨论工作进展(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此次糖合成的效率为0.67克每升每小时,比已知成果提高10倍以上。葡萄糖的碳固定合成效率达到每毫克催化剂每分钟59.8纳摩尔碳,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杨建刚副研究员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研究还实现了人工合成糖的精准控制。“通过控制不同酶的不同催化效果,理论上可以合成几乎任一类型的糖。”杨建刚说。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杨建刚副研究员(前中)、宋皖博士(前左)等团队成员合影(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德国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茨就论文给出评价意见认为,从二氧化碳转化为糖是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一成果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的糖合成路线,为绿色化学打开了一扇门。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拍摄的一份人工合成己糖溶液样品(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拍摄的一份人工合成己糖溶液样品(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关键词:

-
电脑病是什么?电脑病的危害与预防有哪些? 电脑病对身体的损害键盘手、鼠标手、青光眼、脊椎病……这些泛滥的都市病可都是电脑病!但
-
政策密集催化多地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据上证报,近期,北京、贵州、上海等地相继发布有关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发
-
“高薪养医”能不能治好“医疗腐败”?郭元鹏单纯靠“高薪养医”,就能杜绝医疗腐败吗?武汉大学健康研究院副
-
业界呼吁港股调减印花税 各方探讨如何活跃市场尽管今年7月5日,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曾强调,“港股交易活动并未受印
-
关爱农村青少年 搭建青海江苏两地学子交流交融平台科技日报记者张蕴 实习生张琦8月15日,“茉莉花开·筑梦起航”湟源—
-
电脑病是什么?电脑病的危害与预防有哪些? 电脑病对身体的损害
2023-08-17 16:17:46
-
政策密集催化多地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08-17 16:05:03
-
“高薪养医”能不能治好“医疗腐败”?
2023-08-17 15:57:23
-
业界呼吁港股调减印花税 各方探讨如何活跃市场
2023-08-17 15:51:03
-
关爱农村青少年 搭建青海江苏两地学子交流交融平台
2023-08-17 1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