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第一!海宁共富宜居新面貌
2023-08-30 07:59:06 来源: 海宁市传媒中心

这时节

行走在潮城大地

生机盎然的高标准农田绿韵绵长


【资料图】

田成方、林成网

路相通、渠相连

美丽景象跃然眼前



在近日发布的全省2022年度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绩效评价中,我市绩效评价列全省第五、嘉兴第一。以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为支点,我市“沉睡”的土地已被唤醒,正加速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裕。




“整治后,项目区耕地(粮食)种植面积从633亩提高到1380亩,占比从40.44%提高到88.20%,耕地连片度大幅提高。”在硖石街道军民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向发布君介绍,这是我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典型案例。

从整治前后对比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整治前,军民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区内处处是“星星地块”,建设用地、水田、园地、坑塘等分散凌乱。再看现在的土地综合整治图,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小田”已变“大田”。

“通过集中流转、统一规划,形成永久基本农田连片耕地1500余亩,耕地块数由71块减至28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发布君,这样一来,打破了原先集中连片度低、田块高低不平、基础设施薄弱的不足,利于规模化、机械化耕种

放眼全市,目前我市累计完成千亩方5个、万亩方1个,形成永久基本农田连片耕地1.91万余亩,耕地块数由443块减至312块,同比下降41.98%;平均单个片块面积由29.78亩升至61.22亩,同比增长105.58%。

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在我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工作中,还有机整合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及河道整治等专项工作。比如军民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建设了生态沟渠1.49公里,高标准机站3座、配水泵6台,“四好农村路”7.64公里,田间机耕路5310米、排灌沟渠7330米。同时引入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与传统输水模式采用分级灌溉相比可节水30%以上。

一系列整治项目的实施,也推动着强农富民渠道的拓宽升级。当下,我市成立粮油专业联合社,发动、引导农户将土地综合整治打造的集中连片耕地进行统一流转、统一管理,通过农村集体投资、引入社会资本,集成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现代化农业产业,形成“联合社+耕地”模式,全面激活土地要素资源。如盐官镇钱江潮稻米全产业链项目,通过统一集中流转1.37万亩耕地,让农户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获得标准化粮食种植服务,同时实现每年600斤稻谷标准的固定土地流转收益。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请关注↓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