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酿酒半世纪 醉世神技誉天下——记鲁派浓香型白酒先驱者杨桂森
2023-04-27 09:36:41 来源: 实况网

古法酿酒半世纪 醉世神技誉天下

——记鲁派浓香型白酒先驱者杨桂森

提起成语“清圣浊贤”,人们都知道意指好酒,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但若出道考试题,用这个成语造句,多数人会瞠目结舌,为难之余也只能从古人那里窥得一二,如黄庭坚的“可以忘忧惟有酒,清圣浊贤皆可口”,陆游的“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而现实中,却有一个人将这个成语浸入自己的血液并化为玉液琼浆;大笔挥毫,在中华白酒历史上谱写了华彩篇章。此人名为杨桂森,他曾让圣酒的浓香渗入山东曹州人永远的乡愁。

《曹州圣酒记》讲了这样一个传说:曹州城内有一隅首,名曰尤芝女。据传女尤芝酿得一手好酒,偶被至圣先师孔子一饮,赞曰圣贤之美。故名“曹州圣酒”。十年磨一剑,于1987年开坛上市。当时品牌的持有者是曾经的菏泽地区国营酒厂,圣酒的主导研制者就是被誉为身怀醉世神技的杨桂森。

杨桂森,原菏泽地区酒厂,高级工程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鲁派浓香型白酒先驱者。他师承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主导研制了曹州圣酒、浓头酱尾“中国桂陵酒”、香型系列白酒等产品,其中,曹州圣酒及其系列白酒获国家食协一等奖(1988年);营养型超低度白酒曾获国家科协一等奖;浓头酱尾桂陵酒曾获国家科委、国家科协,国家计委、团中央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年);曹州老窖创造了山东历届公布名次的评比中七连冠的奇迹,并在中国首届食博会荣获金牌奖(1988年)。杨桂森个人也获奖无数,如获得国家科委、团中央颁发的科技新星奖(1991年)、地一轻颁发的技术开发优秀工作者(1992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科技工作者证书(1995年-1997年)。

杨桂森保留传统手工艺技法,坚持纯粮固态发酵工艺,以“让饮酒人喝好喝的酒、喝健康酒”为宗旨致力酿酒事业逾半个世纪。

一生成果颇丰,誉望所归,论著等身,且虚怀若谷,从不露锋芒,庞大的网络空间鲜有他的踪迹,而他却以其精湛的技艺被人尊称“杨公”。我们只能循着他的履历感受他非凡的一生。

1946年,杨桂森出生在山东菏泽,1966年进入国营菏泽地区酒厂,1976年试验引进浓香型白酒工艺,1978年考入了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在这里他得到酒界大师秦含章、朱宝镛的亲授,获工学学士。后又幸得周洪刚、沈怡方、龚文昌、熊子书、苗志岚等前辈泰斗的面传身教。1982学成归来,直接担任动力车间主任。技术科,对白酒、酒精、大曲生产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了修订,并负责建立起厂科学实验研究室。担任厂技术、检验科科长期间,他主持全厂工艺技术,质量检验、科研工作,并兼职实验研究室主任、兼职计量室主任。1986年,主导建立窖泥培养试验室,指导窖泥培养成功,使首批产品便达到老窖酒水平。同年研制出三种香型七个白酒新产品:皇封酒、曹州古城酒、良液酒、曹州春酒、快活林酒、祝君乐酒和客一品酒。1987—1988年,作为厂长助理,负责全厂生产、技术、质量检验,分管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主导研制出粮食白酒新产品、曹州圣酒。1988—1989年,任技术厂长,试制浓头酱尾“桂陵酒”新产品。1992年,二代曹州圣酒年产销售突破2000吨。

1993年,工厂建起第三白酒生产车间,杨桂森担任技术总负责人。这个车间,后来发展为大名鼎鼎、众口皆碑的山东菏泽天香酒业有限公司,为当地酒厂的繁荣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1993—2003年,作为第一副厂长,杨桂森进一步主导研究浓头酱尾生产工艺,投产“中国桂陵酒”成功。2004—2006年,企业改制期间,担任总经理、董事长、法人,厂党委副书记。其间,成功研制超低度浓香型白酒工艺,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当年销售额七千万。他编制的《牡丹健身酒技术标准》通过地区计量处主持的正式鉴定,纳入地区企业标准。1991年,杨桂森发表的《用闭路循环法治酒糟废水》,获得市科委优秀论文。杨桂森发表在各级刊物的成果无以计数。

杨桂森说:“曲,是酒之骨;粮,是酒之肉;艺,是酒之魂。”每一口好酒,都是是经过粉碎粮食、蒸糠、开窖、出窖、润料拌合、上甑、蒸馏、摘酒、出甑、打量水、入窖、封窖等多道工序而来,好酒是酿酒人的心血和汗水铸成的。如今,古稀之年的杨桂森依然行走在一线,又担任少康酒业(菏泽)有限公司总顾问。企业位于山东菏泽,是曾经古济水流域的大野泽(今菏泽地区),这里独有的黄粘土和荷塘泥,富含特有矿物质及微生物集群,是大自然的恩赐,更加赋予鲁派浓香特有气质,让其口感棉甜,脂香益人。杨公欲集毕生心血,融传统手工技艺及先进酿造技术,将企业“少康”酒水系列赋予新的生命。

少康酒业(菏泽)有限公司一直遵循着杨公的古法酿酒理念,以全国知名的内蒙古大颗粒红高粱为主料,佐配大米等多粮,以小麦、中高温大曲为酒化剂,“多微共酵”达60天。分多级摘酒。陈酿三年以上才能开坛。

工匠精神就是要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改善工艺,追求极致。杨公在白酒上的成就源于其一生对于行业的热爱,其恪守的准则更是一个匠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真可谓杯酒精华,源自大师之作;时光荏苒,不负匠人情怀。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658